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,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。影响患儿的生活、生长和发育成熟,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、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,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。 中医辨证 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。 1.邪犯胃肺见于本病前期,发热咳嗽,咽痛头痛汗出,全身不适,纳呆少食,恶心呕吐,腹痛腹泻,舌质红,舌苔薄白,脉濡数。 2.邪窜经络见于瘫痪前期,发热汗多,烦躁或嗜睡,肢体疼痛,少数因邪窜心肝,可出现神昏谵语,抽搐,舌质红,舌苔腻,脉濡数。 3.气虚血淤见于瘫痪期,余热病毒未尽,肢体呈弛缓型麻痹,或伴有口咽呛咳,呼吸肌麻痹,舌苔淡,脉濡数。 4.肝肾亏虚本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,瘫痪日久,肌肉松散萎缩,肢体消瘦不温,甚至发生各种畸形。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和肢体瘫痪。 (1)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,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。膝关节屈曲畸形、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。 (2)肢体肌肉萎缩无力、肢体变形、上下肢活动困难、关节不稳定、双侧肢体不等长等。 (3)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还表现在脚,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,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,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。 另外,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,如上肢的畸形、脊柱的弯曲畸形、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。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注意事项 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专栏 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: 1.训练应一步步来,不可操之过急。活动次数由少到多,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,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。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 2.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。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,但在停止活动后,疼痛应消失。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,休息后又不消失,常常是操作的信号,要停止训练。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,甚至出现下肢浮肿,表明运动过量,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。 3.训练不应感到疲劳。如有疲劳感觉时,应休息5-10分钟再训练,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。 4.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、数量和方法。训练量不够,无明显效果;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,比如:肌肉拉伤、关节肿胀、骨折脱位等等。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,训练量要适当。
    全国小儿麻痹后遗症单位推荐
    热点排行